期货交易所给客户结算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每日算总账、多退少补”的机制,核心是盯市制度(Mark to Market)**。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每天收盘后,交易所按统一价格算账,赚的钱当天到账,亏的钱立刻补上,确保所有人不欠钱过夜。
1. 结算的核心逻辑
每日无负债结算:每天交易结束后,按当日结算价计算所有持仓的盈亏,赚的钱加进账户,亏的钱从账户扣掉,不足部分必须补足。
交易所当“中间人”:交易所作为所有买卖双方的对手方,统一负责资金划转,避免交易双方直接扯皮。
举个例子:
老王做多1手大豆期货(10吨/手,保证金10%):
周一:买入价5000元/吨,结算价5100元/吨 → 赚(5100-5000)×10吨=1000元,当天到账。
周二:结算价跌到5050元/吨 → 亏(5050-5100)×10吨=-500元,从账户扣钱。
若账户钱不够扣:交易所会要求老王补足保证金(追加保证金通知),否则强行平仓。
2. 结算的详细步骤
(1)确定结算价
不是收盘价!交易所按当天最后一段时间的加权平均价计算(防止人为操纵收盘价)。
例如:沪深300股指期货结算价=最后2小时算术平均价。
(2)计算当日盈亏
持仓盈亏 =(当日结算价 - 前日结算价)× 合约乘数 × 手数
平仓盈亏 =(平仓价 - 开仓价)× 合约乘数 × 手数
注意:盈亏计算基于结算价,而非实际交易价格。
(3)资金划转
当日盈利:直接划入客户账户,可随时提现或开新仓。
当日亏损:从保证金账户扣除,若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需补钱(追加保证金)。
(4)保证金调整
根据结算价重新计算持仓占用保证金,动态调整账户余额。
例如:铜期货保证金比例10%,结算价上涨 → 占用保证金增加,可用资金减少。
3. 两种结算方式
4. 交易所的风险控制
保证金制度:用“押金”防止违约(如初始保证金10%)。
涨跌停板:限制单日价格波动幅度(如±5%)。
强制平仓:账户余额低于维持保证金时,交易所强行卖出/买入平仓。
分级结算:交易所→会员(期货公司)→客户,层层担保。
5. 举个完整例子
背景:小李做空1手黄金期货(1000克/手,保证金比例10%,结算价400元/克)。
第一天:
卖出开仓价400元/克,结算价跌到395元/克。
当日盈利=(400-395)×1000克=5000元 → 账户入账5000元。
第二天:
结算价反弹到398元/克。
当日亏损=(398-395)×1000克=3000元 → 账户扣除3000元。
第三天:
小李平仓,买入价390元/克。
平仓盈利=(400-390)×1000克=10000元 → 总盈利=5000-3000+10000=12000元。
6. 为什么需要这样结算?
防风险堆积:每日清算避免亏损滚雪球(参考1987年美股股灾教训)。
保市场公平:统一结算价防止价格操纵。
提资金效率:盈利当日可用,提高资金周转率。
一句话总结
期货结算像“每天打麻将现结”:
输赢不过夜,账目日日清,和打麻将不一样的是,打麻雀是一次一结,当天无负债;
交易所当“麻将馆老板”,谁没钱了立刻踢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