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的基础知识和产业格局简单介绍。
原木是原条长向按尺寸、形状、质量的标准规定或特殊规定截成一定长度的木段,是原条经造材后形成的圆木段,有带皮的也有剥皮的.
分类 :
按材质和使用价值:可分为经济用材和薪炭材两大类。经济用材又分直接使用原木和加工用原木,直接使用原木包括采掘坑木、房建檩条等,加工用原木还可分特级原木、针叶树加工用原木和阔叶树加工用原木。
按长度:可分为长原木(6 米以上)、中长原木(3-5.8 米)和短原木(2-2.8 米)。
按直径:可分为粗径木(60 厘米以上)、大径木(40-58 厘米)、中径木(30-38 厘米)、小径木(20-28 厘米)和细径木(18 厘米以下)。
按材质等级:可分为特级原木、一等原木、二等原木、三等原木和等外原木,等级根据原木自身缺陷如节子、腐朽、弯曲、大虫眼、裂纹等来评定 。
常见树种:
针叶树原木:一般从裸子植物的树木获得,多为常绿,叶片多为针叶或鳞叶,生长周期较长,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常见的有云杉、冷杉、落叶松、松属、柏木属等,其材质软,纤维长,树干通直高大、强度高、耐腐蚀、韧性高,不易折断,下游需求集中在建筑口料和建筑模板等工程用途.
阔叶树原木:从被子植物的树木获得,生长周期较短,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常见的有桉属、杨属等,其质地硬、韧性低、纤维相对较短,以其为原材料制作的产品不易发生变形,下游需求比较广和杂,不同树种和质量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如家具、人造板、纸浆等,树种间价格差异大.
计量与检量:
计量单位:常用的有国际单位制以米(m)、厘米(cm)和立方米(m³)为计量单位,也有采用英制单位以英尺、英寸和板英尺为计量单位的。
材长检量:国际单位制下,原木的长度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最短距离处检量;英制单位下,在原木两端断面最短的一侧检量。
直径检量:国际单位制下,通过小头断面中心,先量短径,再通过短径中心垂直量取长径,不带皮检量;英制单位下,原木直径以小头通过断面中心,互相垂直交叉,量得长径和短径的平均值为检尺径,不带皮检量 。
材积计算:根据不同的检尺径和检尺长有相应的计算公式来确定材积。
用途:直接使用的有建筑、坑木、电柱、枕木、包装、家具、工艺雕刻、船舶、体育器械、文教用品、乐器、装饰等;经过化学加工或特殊加工做原料使用的有造纸、人造丝、再生纤维素、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
产业格局
上游:
供应情况:全球工业原木总产量 2023 年约为 20 亿立方米,主产国包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芬兰和巴西等。其中,针叶原木产量占比约 58%,主产国有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瑞典、巴西、芬兰和新西兰等,新西兰是全球针叶原木出口大国。我国原木供应来源分为进口和国产两部分,进口量 2016-2021 年逐年上升,2021-2023 年逐年下降,2023 年进口原木总量达 3803 万立方米,主要为针叶原木;国产方面,我国森林面积广阔,但可采伐的森林中以中幼龄林为主,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比例偏低. 相关企业:包括森林种植与养护企业、木材加工设备企业、胶粘剂企业等,如中福马、永安林业、高盟新材等.
中游 :
加工环节:包括锯切、旋切、刨切和切片等加工方法,将原木加工成不同规格和用途的产品,如锯材、木片、人造板等,其中针叶原木主要有锯切、旋切、刨切、切片这四类加工方式。锯切工艺可将原木按照不同规格进行锯解;旋切工艺可切出宽、薄的旋切木皮;刨切工艺主要选用纹理美观的珍贵阔叶树材进行加工,生产具有装饰美观性的家具单板。
相关企业:有兔宝宝、大亚圣象等木材加工企业 。
下游:
需求领域:主要包括建筑、家具、物流、造纸以及文教 / 乐器等其他相关行业,其中建筑行业是针叶原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占针叶原木消费量的 70% 左右,但受房地产周期下行及 “以铝代木” 等因素影响,建筑行业对原木的需求呈走弱趋势,而在居民日常消费领域,如 OSB、包装运输、装饰装修和家具日用木材等方面的需求虽目前占比较小,但具有较强增长潜力.
相关企业:建筑装饰行业的欧派、索菲亚等企业,造纸行业的晨鸣造纸、中顺洁柔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