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边际通俗来讲,就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资产时,所支付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那部分差额。比如,一件商品你经过分析认为其实际价值是 100 元,但你只花了 80 元就买到了,这 20 元的差价就是安全边际。在投资中,拥有较大的安全边际意味着即便后续市场情况不如预期,出现一些不利波动,投资者也有更大的缓冲空间,减少损失甚至仍有可能获利。
入场时机选择:在期货交易中,投资者需要对期货合约所对应的标的商品(如农产品期货对应的农产品、金属期货对应的金属等)的合理价值区间进行估算。例如,对于螺纹钢期货,通过分析钢材的生产成本(包含铁矿石、焦炭等原料成本、加工成本等)、市场供需情况(建筑行业等对钢材的需求量、钢材的产量等)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基建政策对钢材需求的拉动等)综合评估出螺纹钢当前合理的市场价格应该在 4000 元 / 吨左右。如果当下期货合约价格跌到了 3500 元 / 吨,那这 500 元 / 吨的差价就可以视为一种安全边际。此时选择入场做多,就有较大概率在价格后续回归合理区间的过程中获利,即便价格没有完全回归,只要不继续大幅下跌,依靠这个安全边际也能控制损失风险。
出场时机把握:相反,当持有期货合约盈利后,也要考虑安全边际的变化来决定出场时机。比如做多白糖期货,买入价格是 5500 元 / 吨,随着市场行情变化,价格涨到了 6500 元 / 吨,通过对白糖当下库存情况、新一季甘蔗种植预期、替代品情况等综合分析,判断其合理的顶部价格可能就在 6800 元 / 吨左右,那么距离这个合理顶部的 300 元 / 吨空间就是剩余的安全边际了,出于保住利润、避免安全边际消失后行情反转带来损失的考虑,可以选择逐步平仓出场。
设置止损位:安全边际能辅助更合理地设置止损位。以原油期货为例,假设投资者基于对原油市场的供需基本面(如 OPEC 产量政策、全球经济对原油需求的影响等)和成本因素(开采成本、运输成本等)分析,认为原油期货价格在 70 美元 / 桶附近有较强支撑,是具备一定安全边际的价格水平。当在 75 美元 / 桶的价位做多原油期货时,可以参考这个安全边际,将止损位设置在比如 68 美元 / 桶,一旦价格跌破这个止损位,意味着之前预估的安全边际被打破,市场情况可能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及时止损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控制仓位规模:较大的安全边际可以允许适当增加仓位规模,反之则要降低仓位。比如在豆粕期货交易中,如果通过对养殖行业的存栏量、豆粕的库存、大豆的产量等因素分析,发现豆粕价格相比其合理价值被明显低估,安全边际较厚,投资者可以适当提高仓位,利用价格回归价值的过程获取更多收益;但如果安全边际很窄,对市场走势判断的不确定性增加,就需要控制仓位,降低整体风险暴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