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货交易中平均分配风险及交易两到三个品种的意义
在期货交易中,平均分配风险并选择交易两到三个品种是一种较为稳健的交易策略。
(一)平均分配风险的意义
降低单一品种风险冲击
期货市场充满不确定性,每个品种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某一品种可能突然因政策变化、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或供需的巨大变动而价格大幅波动。如果将资金集中在一个品种上,一旦该品种出现不利走势,投资者可能遭受巨大损失。通过平均分配风险,可以避免这种因单一品种波动而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例如在2020年原油期货市场,受疫情影响需求锐减,价格一度暴跌,如果投资者将所有资金集中于原油期货,可能血本无归;但如果资金分散在其他品种上,损失就会被其他品种的表现所缓冲。
适应市场的复杂性
期货市场涉及众多不同类型的商品和金融产品,每个品种的价格波动规律、影响因素都不尽相同。平均分配风险意味着投资者能够在不同的市场动态中保持相对平衡的投资状态。例如,农产品期货受季节性和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金属期货更多受全球经济周期和工业需求影响,金融期货则受宏观经济数据和货币政策左右。分散投资可以使投资者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有一定的参与度,不至于因某一类市场的异常波动而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二)选择两到三个品种交易的好处
便于管理和监控
交易的品种数量过多会增加投资者的管理成本和精力分散的风险。两到三个品种既能够实现风险的分散,又便于投资者深入研究和密切跟踪每个品种的市场动态、交易规则、价格走势等情况。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这些品种的交易时机、控制风险,并且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交易策略。
平衡分散与集中
选择两到三个品种是在过度分散(可能导致难以深入研究每个品种且交易成本增加)和过度集中(风险过于集中)之间的一种平衡。它能够让投资者在有限的精力和资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来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的优化。
二、如何选择这两到三个品种
(一)基于风险承受能力
低风险承受能力
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可选择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的品种组合。例如,农产品类中的玉米和小麦期货。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相对温和,其价格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和天气条件影响,价格变动相对可预测性较强,风险相对较低。
高风险承受能力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选择金属类和能源类期货组合,如铜和原油期货。金属类期货受全球经济周期和工业需求影响较大,能源类期货价格波动与地缘政治事件和供需平衡密切相关,这些品种波动幅度大,潜在收益高,但同时风险也高。
(二)考虑资金量
小资金量
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应优先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品种。农产品类期货通常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例如大豆期货。同时,一些小型金属期货如锌期货也可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品种保证金要求相对不高,投资者可以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行交易,并且能够控制交易成本在可承受范围内。
大资金量
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可选择交易活跃度较高的大宗商品类品种,如铁矿石、螺纹钢等黑色系期货品种。这些品种市场容量大,交易活跃,大资金进出相对方便,不容易因资金量的进出而引起价格的异常波动,更适合大资金量投资者进行布局和操作。
(三)依据投资偏好
偏好稳定收益
偏好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农产品类或者债券类期货品种。农产品期货如棉花期货,其价格波动相对稳定,受基础供需关系影响较大。债券类期货则与利率市场关系密切,在利率相对稳定的时期,也能提供较为稳定的收益机会。
偏好高波动性
偏好高波动性的投资者可选择金属类、能源类或外汇类期货品种。例如黄金期货,它不仅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还与地缘政治局势、货币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能源类的天然气期货,其价格受季节、供需、地缘政治等多因素交织影响,波动剧烈;外汇期货则随着各国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差异等不断波动,有较多的盈利机会,但风险也相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