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中,很多的损失都是因为在不合适的时间和不合适的价格买卖造成的,所以,入场或离场的时候,必须要准确。
一、看不准时离场的合理性
(一)避免盲目操作导致损失
当对证券交易看不准时,继续留在市场中进行操作很可能是盲目行动。例如在股票市场中,如果无法准确判断股票的走势,可能会在股票下跌趋势中错误地买入或持有,从而导致资金的损失。在期货市场这种杠杆交易市场更是如此,看不准行情时的操作可能会因为杠杆效应放大损失风险。正如[2]中提到的,在市场里如果看不准行情,主观看法不确定的时候,就干脆不要开仓操作,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已经持仓但看不准后续走势的情况,此时离场可以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二)符合风险控制原则
离场是一种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如果投资者对市场或某一证券的走势缺乏清晰的判断,那么就意味着面临的不确定性很大。在证券投资中,不确定性往往伴随着风险。及时离场能够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保护已有的投资本金。例如,一个投资者持有某只股票,但是突然遇到公司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如可能存在未公开的重大事件或者行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等因素导致对股票走势看不准,此时选择离场就是遵循风险控制的要求。
二、看不准时不要入场的合理性
(一)减少不必要的试错成本
机会成本 在证券交易中,资金的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在看不准的情况下入场,资金就被占用在一个不确定的投资中。例如本可以将这笔资金投入到一个风险更低、收益相对稳定的债券或者银行定期存款等,但却因为贸然进入看不准的证券市场而失去了这种机会。而且一旦市场走势与预期不符,不仅无法获得预期收益,还可能损失本金。
交易成本 每一次证券交易都会产生交易成本,如手续费、印花税等。在看不准时入场,很可能因为交易方向错误而频繁买卖,增加了交易成本的支出。比如在股票市场频繁买卖,手续费的累积会逐渐侵蚀投资收益。
(二)基于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多种因素影响 证券市场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内部经营状况、政策法规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使得市场走势变得极为复杂。当投资者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因素对市场或证券的综合影响时,就很难对走势做出准确判断。例如,宏观经济数据的好坏会影响整个市场的情绪和走势,而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变动、新产品研发情况等又会影响单个股票的表现。如果不能全面考虑这些因素,看不准时入场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成功的概率较低。
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 市场中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也是导致看不准的重要原因。即使是专业的投资者也很难获取所有关于市场和证券的信息,而且部分投资者可能会比其他投资者提前掌握某些关键信息并据此进行交易。普通投资者在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看不准就入场,很容易处于劣势地位。例如,一些内部人士可能提前知道公司的业绩情况或者重大决策,他们可以提前布局,而外部投资者在信息不充分时入场就可能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