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供给方面的分析要点
(一)期初存量
存货所有者分类影响:期初存量分为生产者存货、经营商存货和政府储备。生产者存货和经营商存货会根据价格变化随时上市供给,是市场商品可供量的实际组成部分;而政府储备一般不会因普通价格变动投放市场,但在市场供给严重短缺、价格猛涨时,政府可能动用其平抑物价,从而对市场供给产生重要影响。
(二)本期产量
生产能力制约:本期产量是市场商品供给量的主体。从短期看,主要受生产能力的制约,例如工厂的设备数量、生产效率等限制产量。
资源和自然条件影响:资源的可获取性以及自然条件对产量影响显著。以农产品期货为例,天气状况、土壤肥力等自然条件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进而影响供给量。
生产成本因素:成本高低会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如果生产成本上升,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可能导致产量减少;反之,成本降低可能促使产量增加。
政府政策作用: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产量有调控作用。例如农业补贴政策可能鼓励农民增加产量,而环保政策可能限制某些高污染行业的生产规模,从而减少产量。
(三)本期进口量
国内供求平衡的影响:本期进口量是对国内生产量的补充,会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当国内供不应求时,进口量可能增加;反之则可能减少。
多种外部因素制约:进口量受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差、汇率、国家进出口政策以及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例如,如果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且汇率有利,进口量可能增加;若国家提高进口关税或者存在贸易摩擦等国际政治问题,则进口量可能受限。
二、需求方面的分析要点
(一)国内需求量
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购买能力影响需求。收入增加时,对商品的需求可能上升,尤其是对于一些非必需消费品;收入减少时,需求可能下降。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时间推移,消费结构会发生改变。例如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对传统高热量食品的需求可能减少,这会影响相关商品期货的需求。
消费者人数:消费者人数的增减直接关系到需求总量。例如人口增长会带来对住房、食品等各种商品需求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可能导致对医疗保健类商品需求的增加,而对某些年轻人消费为主的商品需求减少。
商品新用途开发:如果商品开发出新的用途,需求会增加。比如塑料新的工业用途被发现,会使塑料期货的需求增加。
替代品的情况:替代品的价格及获取的方便程度影响需求。如果替代品价格降低或者更容易获取,原商品的需求可能减少。例如人造肉价格下降,可能会减少对肉类期货的需求。
(二)出口量
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出口量是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销往国外市场的数量,其变化受国际、国内市场供求状况影响。如果国内供过于求,可能会增加出口;而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时,出口量可能减少。
内销和外销价格比:当外销价格高于内销价格时,企业更倾向于出口,出口量可能增加;反之则可能减少出口而转向内销。
本国和进口国政策变化:本国出口政策和进口国进口政策变化影响出口量。如本国提高出口退税可能刺激出口,进口国提高关税或设置贸易壁垒则会阻碍出口。
关税和汇率变化:关税提高会增加出口成本,可能导致出口量下降;汇率变化也有影响,本币升值可能使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提高,降低出口竞争力,进而减少出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