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投资者都喜欢学习技术,这并没有错。因为技术特别容易上手,但是,技术易学难精,要想赚大钱,仅仅只是靠技术是不够的。所有的稳定盈利,都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功力。这样盈利才能长久。而所有坚实的基础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够逐渐深厚,永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有人工智能帮忙也不行,至少现在不行。而宏观经济就是最主要的基础之一。
宏观经济分析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各个有关的总量及其变动,特别是研究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之间的关系,所以宏观经济分析又称总量分析或整体分析。J.M.凯恩斯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创立者,他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了凯恩斯经济理论体系。对宏观经济有一个基本认识,对于股票和期货交易的成功,具有战略级的加成。
一、把握证券市场总体变动趋势
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决定证券市场变化趋势
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向是证券市场总体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只有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才能对证券市场的总体走势有清晰的认识。例如,当宏观经济处于持续增长阶段时,企业的经营环境通常较好,盈利预期增加,这会推动证券市场整体向上发展;反之,当宏观经济衰退时,企业面临困境,证券市场往往也会表现不佳。这是因为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反映着宏观经济的整体状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们的变化对证券市场影响显著。例如,货币政策的宽松或紧缩会影响市场的资金供应量,进而影响证券价格。财政政策中的税收调整、政府支出等也会对企业的盈利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证券交易。密切关注这些政策因素的变化,有助于投资者抓住证券投资的市场时机。
二、判断证券市场平均投资价值
证券市场投资价值反映国民经济状况
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的反映。国民经济增长质量高、速度稳定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相对较大,证券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也就较高;反之,当国民经济面临问题,如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等,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可能会降低。例如,在经济繁荣时期,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较好,股票价格相对较高,市场的整体投资价值较高;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盈利下降,股票价格可能下跌,市场投资价值也随之降低。
三、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影响的力度与方向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调控作用
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经济,这些政策对证券市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例如,财政政策中的税收政策调整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如果政府降低企业所得税,企业的净利润增加,这可能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提高税收则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货币政策方面,利率的调整对证券市场影响较大。当利率下降时,一方面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提高企业的盈利预期,从而推动股票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利率下降会使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证券的吸引力下降,部分资金会从债券市场流向股票市场,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相反,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往往会受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