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油期货这次真的提上日程了!在8月20日的郑州国际期货论坛上,郑商所理事长熊军明确表态要"稳步推进葵花籽油期货研发注册",这是官方首次公开提及这个品种。不过要注意用词——说的是"研发注册",不是"即将上市"。参考以往新品种的推进节奏,从官宣研发到正式上市,快则一年慢则两三年。比如花生期货从研发到上市用了2年,生猪期货更是酝酿了十几年。现在葵花籽油期货还在"胚胎阶段",连合约设计都还没公布,今年内肯定没戏。按照郑商所的习惯,可能会先搞模拟交易、征求意见,等市场准备好了再择机推出。
郑商所这么急着推葵花籽油期货,主要是看中我国每年300万吨的消费市场(全球第二大国)。现在油脂期货板块已经有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三大将,唯独缺了葵花籽油这个"第四极"。最近俄乌战争导致葵花籽油进口波动剧烈,国内榨油企业天天提心吊胆,迫切需要期货工具来对冲风险。这个品种还有个天然优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越来越多家庭觉得葵花籽油比豆油高档,价格也比橄榄油亲民。推出期货后,既能帮新疆、内蒙古的种植户锁定收益,又能让金龙鱼这种企业平稳采购,说不定还能争夺亚太定价权。毕竟全球70%的葵花籽油产自俄乌,咱们进口依存度这么高,确实需要自己的价格发现工具。
虽然前景看好,但葵花籽油期货想顺利上市还得过三关:第一是标准化难题,葵花籽油分一级、浓香、冷榨等各种等级,不像豆油那么好统一标准;第二是交割库布局,主要产区在西北,消费区在东南,物流成本比沿海品种高不少;第三是国际化协调,毕竟主要进口来源国都有各自的定价体系。参考郑商所最近推新品种的套路,可能会先搞个"简装版"合约——比如只设一级油标准,交割库先放在天津、广州这种枢纽港,等运行成熟再扩展。投资者可以提前关注新疆赛瑞、金龙鱼这些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动向,他们大概率会成为首批交割厂库。总之现在可以先保持关注,但别急着准备资金,等征求意见稿出来再研究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