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核查引爆供给收缩预期,直接点燃做多热情
焦煤期货这波11%的涨停行情,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国家能源局突然发布的煤矿生产核查通知。这份文件剑指山西、内蒙古等八大产煤省的超产行为,而这些地区煤矿产量占全国90%以上。市场立刻意识到,过去"以量补价"的野蛮生长模式要终结了——就像突然给狂奔的野马套上缰绳。虽然具体核查时间还没定,但期货市场向来"买预期",资金已经开始押注未来供应收紧。更关键的是,这波核查与"反内卷"政策形成合力,新疆6月超产数据被挖出后,投资者脑补出一幅"全国煤矿大体检"的画面。要知道,焦煤期货自6月低点已反弹48%,这种持续上涨本身就会吸引趋势交易者追涨,而政策消息相当于往火堆里泼了桶汽油。
产业链价格传导形成上涨闭环,钢厂提价再添一把火
就在政策发酵的同一天,河北等地钢厂突然宣布第二轮焦炭提价,湿熄焦涨50元/吨,干熄焦涨55元/吨。这可不是偶然,而是典型的"煤-焦-钢"价格传导链启动。想象一下:煤矿怕被查减产→焦煤涨价→焦化厂成本增加→把压力转嫁给钢厂。虽然焦煤有长协价护体,但市场现货价格已经窜上天,长协价季度调整时必然跟涨。现在的情况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张牌(政策)推倒后,后面连锁反应根本停不下来。特别有意思的是,期货市场的杠杆效应把这个过程加速了——焦煤涨停刺激更多钢厂抢购现货,现货涨价又反过来支撑期货,形成自我强化的上涨螺旋。那些原本观望的交易员,看到涨停板上堆积的百万手买单,只能咬牙追高。
情绪面与资金面共振,但需警惕"预期差"风险
这轮暴涨背后,情绪驱动其实大过实质供需变化。统计数据显示,除了新疆因特殊情况超产,其他主产区产能利用率都在合理范围。但金融市场有个特点:当所有人都在讨论同一个故事时,这个故事就会自我实现。现在的情况是:政策吹风会开不停+政治局会议临近+反内卷成热搜词,这三个因素叠加,让投资者形成"强政策必出"的集体预期。从资金面看,空头被迫平仓的止损盘助推了涨势——大商所数据显示,昨日焦煤合约空单平仓量占总成交的35%,这些认输的空头变成强制买家。不过理性声音已经开始出现,光大期货提醒:当前焦化厂利润其实很薄,如果钢价跟涨乏力,这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可能会突然减速。对于普通投资者,现在最需要关注两个信号:一是核查实际执行力度,二是钢厂补库节奏,任何一方掉链子都可能引发剧烈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