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预期驱动市场情绪转向乐观
工业和信息化部释放的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信号,直接扭转了市场对传统工业品需求的悲观预期。该政策明确涵盖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核心行业,并提出"调结构、优供给"的具体路径,这意味着既有产能优化措施,又将配套需求刺激政策。期货市场对此反应敏锐,螺纹钢、铜等主力合约当日涨幅均超3%,反映出投资者对后续基建投资加码、制造业扶持政策落地的强烈期待。特别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表述,让市场联想到2016年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商品牛市,这种历史记忆进一步放大了买盘动能。大宗商品指数当日成交量激增45%,显示资金正在大规模重新配置工业品资产。
供给收缩预期与需求改善形成双击效应
政策表述中"淘汰落后产能"的措辞引发供给端收紧预期。以铝行业为例,市场预计450KA以下电解槽可能面临强制退出,这将影响当前运行产能的12%-15%。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货当日涨停,持仓量创历史新高。同时,"优供给"的提法被解读为高端制造业材料需求将获政策倾斜,光伏级多晶硅、电池铜箔等细分品种期货跟涨。更关键的是,石化行业被纳入重点支持领域,缓解了市场对传统能源产品政策压制的担忧,原油期货涨幅扩大至4%。这种供给收缩与需求扩张的双重预期,推动大宗商品出现罕见的全线上涨,CRB指数单日涨幅创2023年以来新高。
宏观对冲资金与产业资本形成合力
政策窗口期的确定性吸引两类资金同步入场:宏观对冲基金基于经济复苏逻辑增配商品多头,产业资本则提前布局套期保值。铜期货当日机构持仓占比骤升至58%,其中套保账户新增头寸占35%,反映出实体企业对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提及"近期陆续发布具体方案",这种明确的时间表消除了市场不确定性,促使观望资金集中进场。铁矿石期货突破900元/吨关键位时触发程序化交易跟风盘,进一步放大涨势。从历史规律看,此类涉及多行业的综合性稳增长政策,其市场影响通常具有3-6个月的持续性,今日大涨可能只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